第(1/3)页 好或者坏其实都不是那么重要,至少目前不是那么重要…… 帝国与帕提亚、巴克特里亚等不接壤,帝国西边边境土地离最近的巴克特里亚也至少有七八千里,中间不但有西域各族和那些从西向东迁移的族群挡住,一些乱七八糟叫不上的族群部落更是多得是,无论是从字面还是地图上来看,几乎是不会有疆域的纷争,更难产生什么利益纠葛上的冲突。 因为地域性质的关系,不接壤又离得稍微有些远,不会产生利益冲突的前提下很南诞生对抗,那么不远万里的地进行交流其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但能够在货物上互通有无,也能在文化上进行交流,能够各取所需那是极好的事情。 “我们在西域那边有看见过贵国的军队,不得不承认你们的战士非常骁勇善战,但是却是有一个小小的疑问,贵方的战士难道不能穿戴更好的甲胄吗?” “什么意思?” “贵方的战士,他们的甲胄是拼装甲(扎甲)或是缝制甲,材料上也是采取青铜,极少有铁质或是钢质,那么勇敢的战士只能用那样的甲胄实在是可惜了一些。” “哦?” “请允许我的侍从抬上来一个箱子,请皇帝陛下观看我们帕提亚战士的甲胄。” 经由翻译的话也不知道出现词不达意的情况,不过吕哲自然是不无不可的态度,很是随意就同意了帕提亚使节米拉特斯的请求。 两个有着麦色身穿绿色长袍的波斯人抬着一个看似沉重的箱子进来,箱子却是又执殿卫士来打开,拿出了不少看上去鳞片形态的零件出来,观看材质是一种铁甲? 米拉特斯站起来一个鞠躬,然后走向摆放甲胄各项零件、部位的案几,嘴巴里不断介绍带来的甲胄是用什么材料、什么工艺做成。 吕哲本来还是有点兴趣,可是看到帕提亚使节团带来的是鳞片款式的甲胄就有点意味索然了。 现在应该是能算得上上古先秦末期对吧?华夏族群的战争器械经由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事频发,实际上关于战争所需的一应器械都有长足的发展,像是兵器上的种类远不止十八般兵器那么多。甲胄也呈现出多样化。 春秋战国时期的甲胄外观上非常多,制作方式有镶装甲、缝制甲、扎甲等等种类,一般情况下列国装备的却是以缝制甲和扎甲居多,但也不能说没有鱼鳞甲。只是相对起缝制甲和扎甲来说,鳞片甲的制作工艺实在是太多了,战事多发又受于国力的限制除开一个武将才会武装鳞片甲,其余都是装备制作工艺和耗时相对要少的缝制甲和扎甲。 吕哲对于其它列国的甲胄款式不是那么熟悉,他最为清楚的是秦军的甲胄。 秦军的甲胄分为将官和士兵好几种级别。将官的甲胄胸前、背后未缀甲片,皆绘几何形彩色花纹,似以一种质地坚硬的织锦制成,也有可能用皮革做成后绘上图案。甲衣的形状,前胸下摆呈尖角形,后背下摆呈平直形,周围留有宽边,也用织锦或皮革制成,上有几何形花纹。整件甲衣前长九十七厘米,后长五十五厘米。胸部以下。背部中央和后腰等处,都缀有小型甲片。全身共有甲片一百六十片,甲片形状为四方形,每边宽大处理厘米。甲片的固定方法,用皮条或牛筋穿组,呈“v”字形并钉有铆钉。另在两肩装有类似皮革制作的披膊,胸背及肩部等处还露出彩带结头。 秦制甲胄从外观上来看并不缺乏美观,于颜色上也多有运用,那是一种在甲片上穿孔然后用绳索来缝制在皮革上的缝制甲。说实在话这种款式的甲胄美观是有了,但是从防御力上来讲强不到哪去。一些制作工艺差一点的缝制甲之中的甲片甚至会出现没有规则的空隙,也就是对付横砍的兵器稍微有那么一点阻力,但实际上阻力有限得很。重量一般是在十五斤左右,算是轻甲的一种。 扎甲却是从商周时期就有了铠甲。因为铁并没有被运用的关系皆为青铜扎甲,哪怕是上古先秦时代结束之后还一直被广泛使用。扎甲是将方形的甲片直接用皮条,绳索互相穿组,甲片横向纵向均互相叠压,扎甲上的缝隙基本与人体平行,即使从伸缩部位的空隙钻入。兵刃也会被上下叠压的甲片压制在一个和人肌体平行的角度,难以对人体造成有效伤害。扎甲的款式分为轻甲和重甲两种,轻甲种不会超过二十二斤,重甲却是足有五十斤以上,用来编缀扎甲的甲片也会因为轻甲和重甲的区别上进行区分,例如轻甲是采用六百五十片甲片编缀而成。 战国时期有一个战国拥有一支全面配置重型扎甲的部队,那支部队的出现直接将那个战国推向霸主国,既是魏国的魏武卒重甲步兵军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