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辯論-《斯特拉瑟的紅色德國》


    第(2/3)页

    斯大林略微思索了一下,還是決定給予新經濟政策以正面評價。

    列寧的功勞大家都是看的見的,即使斯大林想要廢除新經濟政策,也不能否定新經濟政策的正面作用。

    “列寧同志的新經濟政策是在解決國內嚴重的經濟困難和政治危機的目的下,利用利用市場和商品貨幣關系發展經濟,從而建立社會主義經濟基礎(公有制),這種政策彌補了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缺點,并且有許多的好處。

    第一,新經濟政策的實施使1921年春天的危機迅速消失,生產穩步恢復。

    它滿足了勞動者的經濟要求,受到廣大農民工人的歡迎。鞏固了工農聯盟,使蘇維埃政權日益鞏固。

    第二,它探索了在小農國家里建設社會主義的途徑和方法,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為在蘇聯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從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創造了條件。

    第三,它的一些原則和經驗,為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提供了寶貴的歷史經驗,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重大發展。

    第四,新經濟政策是列寧根據俄國經濟落后、生產力低下的國情,探索建設社會主義新道路、新方法的偉大實踐。

    原文&來~自于塔讀小~說app,&~更多.免費*好書請下載塔~讀-小說app。

    是對傳統社會主義理論的一次重大突破,創造性地發展了科學社會主義。”

    斯大林說了一大堆肯定新經濟政策的話,布哈林對此連連點頭,但是隨即斯大林話鋒一轉,

    “但是,我們要看到,這種政策無論有多么大的作用,實質上是一種生產關系的退卻。

    我們作為社會主義國家,不應該長久地使用這種生產關系。

    應當集中力量發展重工業,全盤化推行集體農莊,為了未來的戰爭最好準備。”

    歷史上,關于新經濟政策為什么被廢除,有很多的原因,但是主要有三個原因。

    首先,列寧新經濟政策制定出臺時間過短、思想的不成熟。

    其次,20年代中后期蘇聯國際環境的驟然緊張,新經濟政策是一個在實行過程中還需要不斷調整和完善的政策,它的系統化和成熟還需要時間。

    然而,20年代中后期蘇聯面臨的國際環境                    際環境發生了重大改變,資本主義國家的包圍和戰爭逼近,這是導致新經濟政策很快被中止。

    十月革命勝利之初,列寧曾寄希望于世界革命大面積爆發,由此使社會主義在一國先勝爾后引起多國革命勝利,世界革命將在短時期內完成。

    原文來自于塔&讀小說~&

    十月革命勝利后,革命風暴也確實席卷了歐洲一些國家。

    然而,歐洲革命很快便被資產階級鎮壓下去。

    到1923年德國工人起義被鎮壓下去時,形勢已十分明朗了,蘇聯已經處于資本主義國家包圍之中,社會主義的俄國已成為孤島。

    在此情況下,斯大林及聯共(布)中央必須面對的首要問題是隨時準備應付外來侵略,鞏固蘇聯的社會主義制度。

    1925年1月,斯大林在聯共(布)中央全會上對國際形勢作了比較準確的估計,指出:“國際形勢已經開始起根本的變化”、“戰爭的前提日益成熟”、“戰爭的爆發不可避免”。

    為此,“必須準備應付一切”。

    1927年英蘇斷交和蘇聯駐波蘭大使被刺,以及20年代末30年代初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爆發后引起了局部戰爭的爆發,更使聯共(布)認識到“新的帝國主義戰爭日益逼近了”。

    “我們應當采取一切措施保障我們的國家以防止突然的事變”。

    戰爭危險的日益迫切,使蘇維埃國家又一次面臨生死存亡的抉擇,要求蘇聯放棄常規的經濟發展戰略,而采用一種超常規的、在短時期見效快的、重速度的備戰方針。

    國際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其理論或政策便失去存在的外部條件。

    原文來自于塔&讀小說~&

    因此,列寧新經濟政策很快被中止的直接原因是國際環境的重大改變。

    當然在這個位面蘇聯的外交形式會比歷史上好很多,畢竟沒有了德國法西斯勢力的威脅。

    但是在德國國家社會主義革命勝利之前,蘇聯依舊是孤軍奮戰。

    至于最決定性的原因,那就是聯共(布)全黨特別是斯大林教條式地對待馬克思列寧主義。

    包括斯大林在內的蘇共黨內的很多同志,都將新經濟政策簡單理解成了一種暫時的“退卻”,沒有意識到不經過資本主義社會直接過渡到共產主義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唯一能夠跟上列寧腳步的只有布哈林,但是這個家伙政治斗爭的水平并沒有跟他的理論知識水平一樣出色。

    所以布哈林在和斯大林的決賽圈吃雞中失敗后,新經濟政策的廢止成了板上釘釘的事情。

    “不會有戰爭了,斯大林同志,我們新生的政權已經擊敗了國內的叛軍和外國的干涉軍,怎么會還有戰爭呢?”

    布哈林反駁。

    “和平只是暫時的,蘇波戰爭的結果決定了世界革命暫時的失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