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吾欲观于转附、朝舞,遵海而南,至于琅琊,寡人何修,则夫先王之游?” 而始皇帝、汉武帝,皆曾三涉琅琊。 徐福出海,据传亦是从琅琊出行。 琅琊有湾,其曰“龙湾”。 龙湾有亭,这便是“观龙亭”。 望海楼在大明不止一处,而观龙亭在大明自然也不止一处。 湘西澧阳城北门外有座龙潭寺,此寺初建于何时不得而知。 然历代皆有记载,如南宋嘉定五年时任澧州提刑刘子澄之《秀峰嘉惠庙记》。 其曰:“澧水经慈利东行七里,秀峰、紫霞二山束之于卧龙之湾,湍状涵漾神灵所喜舍也。” 龙潭寺内亦有观龙亭,而此亭所观乃是卧龙之湾。 叫人这么一解释,边上原本心怀疑虑者不由得擦了擦冷汗拱手致谢。 心道这玉螭虎,难道真是从娘胎里学的本事?! 这两个地方恐怕大多数读书人,都未必识得罢?! 便是知道了,又如何知道那里会有一座“观龙亭”?! 可惜他们不知道,张小公爷自己是后世去看的景点。 龙潭寺内的“观龙亭”倒是修的早,只是何人何时所建不得而知。 而琅琊那里的,则是后世的景观了。 可惜架不住下面的观众们,他们会脑补啊! 没有的东西,那也必须给补全了。 张小公爷更不知道的是,他的这瞎吹法螺、下面秀才们的议论。 全都叫小周管家听在了耳朵里,摆手一吩咐让人回去便到琅琊、龙潭寺瞧瞧是否有这观龙亭。 若是有的话,便将其修缮起来、挂上这副楹联。 若是没有,那就建上一座!再挂上楹联。 “天使此番前来,却不知上国有何要务需小臣效力?!” 酒楼内,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自然是要进入正题的了。 爪哇国王这也不傻,若是普通出访怎需几十艘战船啊! 这分明是宣示武力来了呢! 再结合安南三国的遭遇,这位爪哇国王赶紧低头认怂。 “其实亦无甚大事,吾皇陛下听闻南洋诸国互相攻伐多年……甚是痛心啊!” 这个算是半句实话,弘治皇帝还没博爱到在乎南洋这边互相打仗死了多少人的地步。 不过他们互相攻伐多年,这倒是真的。 “本将此番前来,一则做个调停。都是我大明属国嘛!有何事,不能坐下商议?!” 爪哇国王可不傻,大明哪怕是好意……特么用开这么多战船过来么?! 安南三国的前车之鉴,不远啊! “唉!未曾想小臣等些许事情,竟让上国陛下纷扰。万死!万死啊!” 您可别真叫我死啊!爪哇国王这会儿是真想哭了,看来好日子要一去不复返了。 “陛下莫如此说,吾皇亦是为各属国子民担忧啊。” 张小公爷笑眯眯的望着这老狐狸,轻声道:“本将此番前来,亦是与诸王商议商议。” “一则多加往来、互通有无,二则为吾皇采买些许稀罕物件儿归国赏玩……” 采买粮食的事儿,肯定不能直说。 这事儿是悄悄滴进村,打枪滴不要。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