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他忧虑地道:“国华,开过年,官家只怕要准备北伐,北汉虽不足虑,然与契丹乃是父子之国,打北汉则必引来契丹铁骑,一旦南唐又来攻,只怕到时候你我之辈又要披甲上阵,你心中可有对策?” 曹彬道:“则平之先南后北之策略,如今已见成效。要攻灭北汉,必先与契丹做一场,这毋庸置疑。但南唐到底有没有能力北上,这且是两说的,我倒是看南唐没有那个魄力,李煜,呵,只会写两句‘晓妆初了明雪肌’,为守成之君尚且不足,更别谈进攻。” 赵德芳闻言回头瞧了瞧两个老将。 “军阵之势,晚辈本不该多言,然,我军先破后蜀,又击北汉,如今军容鼎盛,正是志满意得之时,”赵德芳恳切说道,“如今,既要面对有虎狼契丹支持之北汉,又要防备十数年休养生息之南唐,诚可谓四面出击。兵书云,十则围之,倍则攻之。我朝之军力,尚且远远未到十倍于敌人的地步呢,更何况国力。两位长辈乃军中宿将战阵高手,如今如此轻慢南唐,晚辈实不知胜负如何,只一言请教。” 两位老将惊道:“四皇子所言甚是!” 高怀德旋又赞叹不已:“四哥儿可以为上将矣。” 赵德芳不见半分得意,他不知历史上北宋如何灭亡南唐,但他知道是通过战争手段实现统一,既战则必有伤亡,这般轻视南唐实非国朝之福分。 那曹彬更问:“四皇子有何疑虑?” “我只是在想,南唐既如此不堪,如何依旧能支撑至今?李煜既如此不中用,南唐为何又有那么多军民能抵御我军数次征伐?!”赵德芳请教,“它也是一国,既享国十数载,能在犬牙交错的中原战乱中延续至今,我想定然也是有懂天下大局的高手,必知道北汉也好,南汉也罢,定知晓‘唇亡则齿寒’之理,南唐契丹岂有不知之理?!我们如今这般轻视他们,此与国与家是祸是福,请二位长辈教我。” 总结起来只有两句话。 如今天下列国鸡蛋与大宋的虎视眈眈,他们是极有可能联手的。 这其中还有契丹那头恶狼,那可是曾经入主中原,乃至早已被国人视之为北朝的国家。 在一个便是南唐国主李煜既然不行,为什么大宋攻打南唐数次都没能将其灭亡? 赵德芳归纳:“李煜虽多才多艺,然非人君之相,南唐更是无力与我朝抗衡。然,南唐不是糖,李煜不是鱼,谁想吃,须有好牙口才是。国之大事在谋算,在知彼知己,只看李煜的德行,只怕是看不到南唐的战争潜力的。” 二老将一起拱手,竟躬身齐声说道:“定当为官家贺,官家有子若此,何忧之有哉?!”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