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父子夜谈!-《我赵德芳不当八贤王》


    第(2/3)页

    “爹爹若不称帝,中原不只有几人称王,几人称霸,咱们汉人历经唐末以来的动乱至今,盼盛世如久旱之地渴盼甘霖,犹如婴儿渴盼父母,柴荣是一个好皇帝,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可惜他命太短。”赵德芳实说自己的看法,道,“柴荣若在世,爹爹自然是前朝的重臣良将,他也能压得住中原处处充斥勃勃野心的家伙。可柴宗训不行,他太小,一个不小心,前朝只怕又要分裂成数个国家,到头来,苦的还是咱们汉人。更何况,咱们待柴氏并不算差。”

    赵匡胤笑道:“我儿能这么想那好得很,记着,柴氏虽远在房州,可还有个和你一般大小的小丫头,你也要照顾好她,咱们已经对不住柴家一次了,可不能连人家的遗孤都照顾不周。”

    而后才说道:“因前朝之故,你祖母又是个识大体的妇人,她自然担忧咱们赵家的天下,在第二代手里也被旁人夺了去!当时,你二哥年少,你更年幼,而立国之初,外有强敌,内有不臣,为了让咱们赵家的天下不至于二世而亡,你祖母便说,爹爹倘若不能长命,自该将炎宋传给你三叔,此乃为维系一家之天下,不得已而为之的。现如今,炎宋有一统四海之力,我儿也在慢慢长大,这赵宋的天下自然要我儿继承,故此,人家说什么‘盟约誓言’之类的,那也能理解。”

    这里头也有太祖的担忧,他本看着自己的两个儿子,论能力,论手段,就算从小培养,恐怕也很难比得上赵光义,为了不至于让赵宋像前朝一样二世而亡才有一些纵容之意。

    如今不同了,赵德芳连日来的表现,足够让太祖认定这个小儿子倘若用心培养,他可以超过赵光义。

    最大的一点,还有赵德芳给他带来的消息。

    开宝九年。

    也就是说他至少还有九年的时间培养这个聪明伶俐的儿子。

    “不要急,有些传言,以前放纵多,如今要弥盖,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你三叔手握重权,你四叔四海人望,你二哥也是路人皆知的炎宋皇子,比起他们来,我儿差距太大,一步一步来,”太祖谆谆教导,“千万莫着急,还有,聪慧是好事,但也要藏拙。天下的聪明人实在太多了,爹爹能当皇帝并不是因为爹爹比他们聪明,有时候,哪怕是天子,藏一藏自己的聪明才智,人家才肯心甘情愿地钻进你的彀中。”

    明白。

    此番既打算以神药来慢慢养望,然晋王既然掺和进来了,此物只怕不足以为依仗。

    而农作物的培养以及推广需要数年乃至十数年的时间,在这之前就只能通过驾驭人才在传统治国之道的规矩内小心地发展自己的实力。

    这就需要在这个时代成长起来的精英们的教导,太祖无疑是最好的老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