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啥? 挂面。 古代不要说行军打仗了,就是在平时往边关押送粮食,那也是运输过程中耗费的要比送到边关的多好几倍。 如果有了挂面,再加上土豆红薯大规模种植出来之后制作成的粉条…… “不,为什么一定是粉条,而不能是干米粉,螺蛳粉?”赵德芳扔下铁锅专心琢磨起这件事。 小曦曦有些奇怪,摸摸哥哥的脸颊:“就是说,不能呲了吗?木有好呲的了吗?” 哎哟我这事儿闹的。 “有,曦曦现在这边看着,咱们今天吃点土豆面,软软糯糯的,可好吃的。”赵德芳立马卷起袖子,请内侍帮忙拿出一个土豆洗干净削皮切成块,植物油生葱炸锅,扔一点调料然后都篦出来后,用土豆加点盐巴熬成汤,加冷水烧开,然后把面条下进去。 蜂窝煤提供热量不疾不徐,锅里的土豆面条烧地四平八稳的。 不片刻,一锅土豆面条做成,赵德芳邀请内侍们共用,但是不巧的是太祖匆匆忙忙赶过来了。 儿子传给他的纸条上就写了一句话:“如果军粮制作成较易保存的干面条,重量减轻十倍,体积缩小百倍,可否减轻北伐压力?” 这不是废话吗,赵匡胤刚才还在想在煤炭产地制作大量蜂窝煤,形成全国提供蜂窝煤的点,然后利用商人把这些点连成线、连成面。 比起蜂窝煤,如果真的有体积小易保存方便运输的军粮,他这次敢打契丹那帮孙子。 “我看看,”他过来掀开锅盖一瞧,很香啊,看着跟浓汤一样,“但是这不是御厨做的面条吗?” 小不点儿抱着一个碗碗,而且还是玻璃的。 不用问肯定赵德芳找出来的,翻皮卡车厢的时候,他又找到一个自己买来准备当汤碗的玻璃碗,巴掌大点儿,不知道什么时候丢到车座底下了今天才发现。 “可好呲可好呲,都木呲过的。”小不点连忙给老爹喂了一口。 太祖一吃果然很好吃,于是让内侍给他去拿一个海碗:“往后朕也要常来景福宫吃,在这给朕备一双碗筷。” 然后亲自照顾小棉袄吃饭,拿眼睛瞄着小儿子。 你说。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