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政治(六)-《明》
第(3/3)页
老太师李善长清清嗓子,慢慢地走上前来跪倒,没等说话,先带出了一串咳嗽,喘息了一会,他低声奏道“万岁,杜学士一心为国,武驸马胸怀百姓,所争不过是一时意气,二人都是为公不为私。万岁当以我朝有如此正直之臣感到可喜可贺才对,至于海关吗,老臣倒有个想法”。
朱元璋压住心中的怒气,示意武安国和杜斅等人一起平身退下,让人给李善长搬个座位来坐着奏事。
李善长哪里敢坐,慢慢站起身来,喘息着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我朝海疆万里,所设海关不及二十,所以海关中虽然禁止粮食和黄金的出口,但沿海走私亦屡禁不绝…….”。李善长分析,粮食大量流向国外,这里边海事司要承担首要责任,主要原因是海关过少,出海口过多,少卿沈斌的没发觉这一点,或发觉后没及时采取措施,的确失职。但海关不可一日无人主事,前年出使高丽的朱江岩精于数学,可以接替沈斌的位置。
武安国没想到李善长上来先牺牲掉了沈斌,一时呆若木鸡。这个平素对自己支持有加的老太师居然这个时候和和别人妥协,武安国只觉得自己的心向下沉,向下沉,李善长后边的话,他一句也听不下去。
李善长第二个建议是,海关不但不可裁撤,而且朝廷还要加大海关力量。武安国在海关成立之初就提出要限制黄金和粮食的出口,是个非常有远见的建议,日后海关要认真执行。至于吴沉等人所说的禁止布匹出口,民间禁止机器纺织,李善长认为不可因噎费食。只要大笔提高布匹出口关税,并且出口布匹船只回来一定要进口粮食,采用配额管理的办法基本上可以杜绝缺粮事件的再次发生。
这个活稀泥的办法照顾了支持和反对取缔海关双方的利益,大家的争执焦点,在李善长嘴中也都变成了对海关用人不当的痛恨。听得朱元璋脸色渐渐平和,几个辅政的大学士也不敢再有什么意见。李善长的建议迅速变为圣旨,着海事司去落实。
“沈斌忠于职守,本身并无大错,还请皇上开恩”,一个官员出列跪求道。
“食君之禄,不忠君之事,还说无错,退下,有再为沈斌求情者,于其同罪”朱元璋怒斥道。
“这本来是我考虑不周,与别人何干”武安国呆呆的看着地面。于沈斌相识和共事的情形一幕幕出现在眼前。
“万岁,臣有本奏”,压低声音,武安国走出来,直直跪在地上。
“驸马欲奏何事”,朱元璋尽量和蔼的询问。
“新政初行,种种弊端,皆因我考虑不周而起,所以微臣自请处分,甘受责罚,至于执行新政者,皆受我所累,请陛下明察”!
这个武驸马脑子烧坏了,别人推卸责任还来不及,他自己居然站出来承担责任。王本等人眼中一阵狂喜,目光转向朱元璋,看他能不能抓住这个机会。
“该是你的责任,你跑不了,不该是你的责任,你也不必向自己身上揽”,每到关键时刻,朱元璋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总是对武安国手软。也许是这双明澈的双眸吧,在这里边看不到半丝尘杂。
“朕从未说过要推行新政,仅北平一地朕曾答应燕王试试,种种弊端,与卿何干。如今北方粮荒,而北平反而无事,应是卿当年辅佐燕王措施得当所致。其余各地盲目效仿,只学到了些皮毛,如果样样以北平为参照,该无此祸。你起来吧,朕不是不明白事理的天子,你承担了责任也没有益处,谁失职该追究,谁不该追究,朕自有计较”。
直到散朝,再无人提及新政和海关二事,武安国亦再没有分辨的机会。这个朝堂上,谁忠谁奸,主动权永远在朱元璋手里。
拖着疲惫的身躯,武安国慢慢向朝堂之外走去。这个时代的政治,他看不懂,也应付不了。一股无力的感觉再次涌上他的心头,让他想叫,叫不出,想喊,喊不了。
“驸马慢走”,一个苍老的声音在身后叫住了他。不用回头,武安国也能知道这是李善长,以前那么熟悉的人,在今天一瞬间变得那么陌生。
“无知小辈,不敢和太师同行”,武安国冷冷的说道。我和你走一起,哪天被你卖了还得替你数钱呢。
“我知道驸马恼我何事,老夫只想问驸马一句,如果一列受惊狂奔的马车驶在路上,正前方走着四个人,叉路上走着两个人,作为架车者,驸马欲将车赶向何方”?同类型的问题武安国在自己那个时代看过不止多少遍,今天居然又在这里碰到。答案当然是牺牲掉那两个人,所有人都会这样选择。李善长今天的作为,本来就是在牺牲海关和牺牲沈斌之间做出了选择。
“小辈不才,不敢驾这样的马车,无论牺牲哪一个,除非他们自己愿意,否则无人可以替他们选择,太师,这个答案你满意吗”。武安国用一种愤懑近于斥责的声音回答道。旁边几个官员隐隐听见,纷纷转过头来。
李善长被噎了一下,发出一连串的干咳。这些日子,为了救灾和边境的事,朱元璋几乎天天留他问对,让他的身体有些吃不消。
听到咳嗽声,武安国有些不忍心,转过身来在李善长的背上轻轻的捶了几下,替他止住了咳嗽。
“小子,听老夫一句话”,李善长上气不接下气的叮嘱,不管武安国愿不愿听,仿佛不说就永远失去机会一般说道:“为政者无私德,你将来自己会体味到”。
一声炸雷从天空中滚过,江南的雨,马上就来了。
酒徒注:1、本章朱元璋关于官员俸禄是民脂民膏的观点,有史可查。酒徒以为,朱虽然是个暴君,但由于出身贫苦,的确对百姓比较好。
2、朕闻王者使天下无遗贤,不闻无遗利,是朱元璋的原话。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