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判卷 ,再出题-《大明公侯》


    第(2/3)页

    他百无聊赖地拿起三页诗稿看了看,又将其中两份丢进火炉,只留了一份,微微点头:“也就这份可以一读。”

    归照磨定睛看去,不是儿子的笔迹又是谁,心脏不争气地一通乱跳,只欲欢呼雀跃而起。

    徐增山手拿诗稿轻轻念道:

    “日夕北风紧,寒林噤暮鸦。

    是谁谈佛法,真个坠天花。

    呵笔难临帖,敲床且煮茶。

    禅关堪早闭,应少客停车。”

    他又念了一遍:“是谁谈佛法,真个坠天花。倒有几分意思,对仗还算工整,圆熟融通,没有斧凿痕迹,作者在诗词上倒是下了些工夫的。”

    姚知府也点了点头,说了声不错。

    归照磨欢喜得几乎要滴下泪了,没口问:“增山先生,这诗是不是能拿第一?”

    徐增也不笑,冷冷道:“也就可以读读而已,矮子当中选人才。”

    “那就是第一了。”知府连连点头。

    徐增山突然道:“此诗却不应景,现在明明是上午,偏偏要写什么暮色。还有,寒林、归鸟等物也破坏此诗的禅意,不算太好。不过,能有这种诗词功底的人,如今却不太多。如果我没猜错,定是陈艾陈佩萸的手笔。”

    姚知府也连连点头:“也只有写出‘珍重暗香休踏破,凭谁醉眼看朦胧’的陈艾能写出这样的东西来。”

    “哈哈哈哈!”归照磨终于忍不住放声大笑起来:“错了,错了,增山先生和知府大人都错了。”

    归照磨放肆的笑声让徐增山大为不满,鼻子里冷哼了一声。

    姚善忙问;“不是陈艾又能是谁?”

    归照磨大概是太兴奋了,没察觉出徐增山的不满,一把从他手中抢过稿子,将背面的签字亮出来,大笑;“是我儿子,各位大人,徐先生请看,这是我儿子归元节作的。”

    儿子能够在这次诗会中拔得头筹,归照磨也是乐而忘形,说起话来未免有些不知道收敛,他大叫道:“知府大人,徐先生,这首诗究竟能不能得第一呀?”

    徐增山面上有青气一闪而过。

    他是什么人物,徐家族学的先生,又是大将军徐达的幕僚,常年行走到公卿大夫之家,就算是开国勋贵见了他,也要叫一声增山先生。只不过,徐增山无意仕途,平日为人低调,也没多少人知道他的名气。

    据他这几天同归照磨的接触看来,这就是一个小人,徐增山觉得同他多说一句话都是白费口水。

    眼皮一个耷拉,又进入了假寐状态。

    知府姚善也是有些诧异,按说以陈艾以前所显出的才华来看,不至于会落选啊:“花大人,陈艾究竟怎么回事?”

    花推官苦笑一声:“陈艾交了白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