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可烧冷灶-《大明公侯》


    第(2/3)页

    这才将宋金保迎进屋去。

    归元节见大名鼎鼎人见人怕的锦衣卫对陈艾如此恭敬,心中大惧的同时也是一片混乱,他行尸走肉一样从地上站起来,却发觉满囤已经站在他面前,冷笑:“要想出去,自己扇耳光,然后从爷的下面钻过去。”

    归元节如何肯干,只呆呆地站在那里,不停抹眼泪。

    ……

    屋中,宋金保也不说太多废话,就那么仔细端详着身前的陈艾。

    陈艾正在不紧不慢地在一口红泥小火炉上烧水,手稳定得看不到一丝颤,再看他的脸色也是一如往常,平静得就好象在接待一个相熟的朋友。

    宋金保心中一赞,这个陈艾如此稳重,果然不凡,在这种情形下还能沉住气,难怪上头对他如此重视。

    很快,小火炉上的水就开了。

    陈艾给自己和宋金保的茶杯上添上水,一股吓煞人香特有的清香在屋中弥漫开来。

    “请。”陈艾右手做了个请的姿势,一脸温和的笑容。

    “好茶。”宋金保端起茶杯品了一口,又在心中酝酿了半天,突然道:“听说陈先生精通经济事务,刚才宋金保已在贡院中提了你的卷子。其中有一份关于奖励农桑的卷子颇有些意思,按照先生的说法,各地在种植农作物的时候,也无需什么都种,只种几种,甚至只种一种也成。宋金保心中却有些疑惑,还请教。”

    陈艾没想到宋金保一个特务头子居然会问起农政上的事,心中有些疑惑,就猜出此事肯定同锦衣卫来这里的目的有关,便点点头:“宋大人请问。”

    宋金保问:“就如先生在卷子里所说的那样,若是天下所有的县份都依你的意思只种一种作物,遇到那种不种粮的县……比如种桑养蚕吧,利润是比单纯种稻谷高许多倍。可若所有的人都种桑树,大家吃什么呀?”

    “呵呵,宋大人此言差也。桑树并不是什么地方都能种的,我的意思是可选几种适合当地气候的作物,至于不能种粮食的地方,可用钱从产粮地去购买。这就变相地刺激了产粮地农民的生产热情。譬如我吴江县就有不少荒地还未开垦,主要是因为最近粮价不高,农民没有种地热情,大家也懒得去开垦。若是临县不种粮食了,虽然短期内苏州府的粮食产量会有所下降,可粮食价格肯定会大大提升。

    农民见到利益,自然有开垦荒地的热情,若将吴江的荒地都开垦出来,次年的粮食产量肯定会得到极大提升。这就是经济杠杆的作用,市场是一只无形的人,官府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用政策和货币两种手段在其中进行调控。”

    宋金保低头想了半天,眼睛一亮:“原来是这样,虽然有的地方我还是想不明白,可总觉得你的话非常有道理。不过,我还有一桩疑问,若一个县份的粮食需要从外地购买,这路途上的损耗和人工都是一大笔开销,算起来也不划算啊?”

    陈艾哈哈一笑,道:“宋大人你怎么就看不明白了,外购自有商人们,路途上的损耗同官府又没有什么关系,操这个心做什么?”他有些头疼了,这种经济学上的东西对古人来说还有复杂,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明白的。再说,宋金保不过是一个特务头子,又没接触过行政,对这种政务上的事情也是两眼一抹黑,同他说这些事情还有些对牛弹琴的味道。

    不过,这家伙两眼放光,倒是热心啊!

    陈艾只能用深入浅出的话儿说道:“况且,路途上虽然有消耗,可若全国上千个县份都有货物往来流通,人工的消耗固然是一大笔支出。可脚夫人得了工钱,肯定会拿出来使用。不管是购买粮食衣物还是柴米油盐针头线脑,都可能变相刺激这些产业。”

    “咳,我倒忘记了这一点。”宋金保一拍脑袋:“这法子好呀!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老百姓都有存钱的习惯,像你说的脚夫们得了工钱,不拿出来用怎么办?”

    陈艾淡淡一笑:“朝廷禁用金银,每年又印这么多宝钞,以往两文宝钞可以买一斤米,如今却要用五文钱,谁存钱谁就是傻瓜,你看看富家大室,谁手头有多余的闲钱,还不都买地置产去了?若这样还不够,朝廷再印他一百万贯宝钞,保管让市场立即活泛起来。钞息、商税,就是一大笔收入。若再缺钱,再印,以量化宽松政策刺激民间投资。”

    “好邪的手段!”宋金保手一颤,杯子落到几上,茶水热漉漉地滴到地上。他心中抽了一口冷气,闪过一个古人的名字桑弘羊汉武帝的大司农,汉朝政府的大管家。

    桑弘羊作为汉武帝的大管家,在位期间主要干了两件大事,一,盐铁官卖;二,将铸币权收归国有。

    其中,尤其是将铸币权收归国有一项尤为要害。

    在汉武帝之前,中国对货币这种东西并没有深刻的认识,在当时的人看来,货币这种东西不过是一种物物交易中的媒介,只起替代作用。

    当时,只要自己手头有铜矿,只要你愿意,就可以铸造铜钱。比如当时的邓通,就靠着铸造铜钱成为天下首富,还有司马相如的岳父也靠此起家。

    另外,各地诸侯也自行铸造货币,使得汉朝的经济乱成一团。

    桑弘羊取消民间和各郡国的铸币劝之后,统一了货币制度。用货币这种手段刺激国内经济,调节物价和生产之间的关系,为汉武帝的对匈奴用兵积累下大量财富,乃是强汉天威的幕后策划人之一。

    宋金保读过书,能做到锦衣卫百户的人,大多是功勋后人,家庭教育和文化素养都不错,对这段史实也非常清楚,听到陈艾这席话,禁不住抽了一口冷气:此人一身邪才,难怪上头如此重视。

    想到这里,他身上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陈艾这番理论若落到如方孝儒那样的博学宏儒,正人君耳朵里,自然要被驳斥得体无完肤,并极尽鄙夷之为能事。

    毕竟,在当时正统的读书人和官吏眼中,使用货币手段调控经济本就是一种邪路。遇到别有用心者,甚至会利用这种手段抢劫百姓。这个口子那是断断不能开的。天下财富自有定数的理论,也已经深入人心,却没有人想过,财富这种东西还是可以通过激励和引导不断增加。

    不过,宋金保本就是特务,特务做事,大多不按常理出牌,只要能够达到目标,任何手段都能用。

    况且,今上布衣出身,本是草莽英豪,也没那么多规矩。

    如此看来,陈艾身上的才学,未必不能投上所好。

    “宋大人可小心了,仔细烫着。”陈艾用帕子擦着几上水迹,说道。
    第(2/3)页